柏拉图认为,让哲学家的智慧受缚于法律僵硬的形式和教条,就等于让真知识服从于“意见”,让大智慧屈从于习俗与偏见。法律是因为一般人固有的缺陷而设立的,而哲学家却没有这样的缺陷。柏拉图的上述观点( )
A.提倡哲学家主导法律的制定 |
B.强调人的尊严和权威 |
C.表达对现实不良政治的不满 |
D.开创理性主义的传统 |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次创业高潮的动因分别是
A.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B.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C.开放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 |
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党的基本路线、完成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
下表是中共中央关于“1961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变化情况,该表说明了
原计划 |
第九次全国计划会议(1960年) |
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 |
|
钢铁产量(万吨) |
2300 |
2010 |
1900 |
煤炭产量(亿吨) |
5.2 |
4.25 |
4.36 |
粮食产量(亿斤) |
4300 |
3900 |
4100 |
棉花产量(万担) |
3300 |
3200 |
3200 |
大中型项目数(个) |
1500 |
1200 |
800 |
A.中央的“左”倾错误从根本上得到纠正
B.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中断
C.“八字方针”在政策层面上发挥作用
D.国民经济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根据国情,我国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C.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
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央开展了
A.土地改革运动 | B.农业合作化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大跃进”运动 |
周恩来评价1953年选举法时说:“在我们的选举法里,规定各阶级的代表比例就不能讲平等。例如,对工人、农民就不能平等,她们虽然都是劳动阶级,但工人是先进的领导阶级,她的代表比例数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应当比农民多……但这是合理的、正确的。”这段话说明1953年选举法中关于代表比例不同的目的是
A.推动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 |
B.促使农村尽快开始城市化进程 |
C.为三大改造提供法律保障 |
D.明确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