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本文在评价“中体西用”思想时坚持( )
A.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史的大背景下 |
B.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原则 |
C.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时代分析 |
D.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标准 |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
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 | 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 |
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 | 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 |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维新派的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
C.国家的阶级实质 |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
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
A.《农政全书》 | B.《海国图志》 |
C.《天朝田亩制度》 | D.《各国律例》 |
下列现象与新文化运动中“赛先生”的主张完全一致的是()
A.小学生不读不写不学旧体诗 | B.中学生散发反对复辟的传单 |
C.大学生爱听严复宣传进化论 | D.华老栓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病 |
菲利普•费尔南德兹一阿迈斯托在评价某科学家时指出:在他的宇宙里,“每一种现象都带有欺骗性。物质和能量可以相互转换。双胞胎以不同的速度衰老。平行线可以交叉。光线弯曲的径迹其实缠绕宇宙。”这位科学家是
A.伽利略 | B.达尔文 |
C.牛顿 | D.爱因斯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