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三个部门各自职责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君主专制顶峰),材料三、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示意图。
图二
材料二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伯利克里的演讲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图一、图二所示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名称。(4分)图二所示政治制度有何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省的各自职能。(6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分)材料一、二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4分)
材料一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材料二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概括指出宋朝“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应怎样理解宋代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3)材料四反映的经济形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获得初步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又迎来了“短暂的春天”。归纳指出其在上述两个阶段发展的共同原因。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生活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榷,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二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1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材料三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历史变迁相联系。下列春联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村变化:
春联一: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春联二: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春联三:种责任田仓里储粮翻两番:行大包干银行存款增十倍。
(1)依据材料,归纳威胁小农稳定的主要因素
(2)材料反映中国农业生产的变化有哪些?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3)三对春联各反映了怎样的农业政策?结合所学概要说明各政策实施的影响。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明朝内阁旧址英国内阁会议厅
请回答:
(1)从所处的社会性质来看,18世纪英国的内阁制与同时期中国的内阁制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指出两机构首脑如何产生,且与君主的关系各是什么?
(3)从文明发展的角度来看,它们各自对其自身的社会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华盛顿在1876年写给友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虚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
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见下图
请回答:
(1)什么原因导致材料一中的情况?
(2)材料二所反映这种现象的实质是什么?
(3)材料三的图示反映出美国政治的一个什么原则?是哪部法律规定的?
这一原则的主要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