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金杆菌能够形成一种毒性很强的蛋白质晶体,使棉铃虫等害虫瘫痪致死。1993年我国科学家成功培育出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基本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苏云金杆菌与棉花在细胞结构方面的统一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至少写两方面),培育抗虫棉时的运载体除质粒外,还可以采用____。
(2)培育得到的抗虫棉在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两个Bt基因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的时期是____。
(3)抗虫棉的推广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体现在____,但当有科学家提出将Bt基因在粮食、蔬菜作物推广,却遭到强烈反对,最可能的反对理由具体是____。
(16分)某种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的多年生二倍体植物,雌雄皆有开白花、蓝花、紫花的植株,其中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一对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紫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过程中不同基因型配子、受精卵成活率相同)请据图回答。
(1)若一蓝花雌株与一纯合紫花雄株杂交,后代中只有紫花植株,则控制紫色色素的基因位于图甲___________区段。
(2)若控制紫色色素合成的基因位置不同于题(1)中的情况。
①双杂合的紫花雌株与杂合紫花雄株杂交,子代中蓝花雄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
②一纯合蓝花雌株一条常染色体上含A基因的片断丢失了,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变异,然后再与一白花雄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植物茎的颜色由细胞核中单基因控制,全为绿色,由于显性突变出现一株红色雌株。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该突变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请完善下列实验方案并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步骤:
a.让该红色雌株与绿色雄株杂交,得到F1种子。
b.种F1种子,选F1中________________作父本,_____________作母本杂交得F2种子。
c.种F2种子,观察F2植株茎的颜色。
实验结果及预测:
d.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e.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
(3)该地区若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原因是 。
资料二: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图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4)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
(5)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
(6)图3中产生的ATP将参与的生理过程是。
(7)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 (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
(8)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10分)图一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图二表示图一中A点在受到适宜刺激后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过程。图一中P结构放大为图三,该图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的原因。请据图回答: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和保持相对稳定。
(2)图一中,肌肉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顺序为(用图中字母表示)时,导致肌肉不由自主的收缩;在反射弧中,效应器是由构成的 。
(3)图二中,a—c段离子的跨膜运输的方式是,b时刻膜内外离子的流动情况是,c时刻膜两侧的电荷分布为。
(4)图三中,当S与T结合时,引起的生理反应是促进。而当发生了与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时,会导致当神经冲动引起S释放时,,使肌肉收缩减少或不发生。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植物水光解过程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2)水不仅直接参与光反应,还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以含水80%土壤为对照(CK),测耐旱能力较强的大丽花中度缺水(MD)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探讨环境水对植物的调控机理。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通过气孔的气体量表示气孔导度(Gs)。据图所示的Gs曲线和Pn曲线推测,3~15天内中度缺水生长的大丽花叶片,会持续发生的现象有_______(多选)。
A.蒸腾速率下降 B.蒸腾速率升高
C.光合放出O2速率下降D.光合放出O2速率上升
E.干旱导致叶片气孔关闭,光合作用停止
(3)胞间CO2进入叶绿体内参与卡尔文循环时,在______________(酶/光/酶和光)条件下,被__________化合物固定后,还原生成糖。
(4)据图所示,非气孔因素主要影响Pn-MD的时间段是________,以下属于非气孔因素的是_______________(多选)。
A.CO2供应不足
B.叶肉细胞内叶绿体类囊体膜受损
C.还原三碳化合物的酶空间结构改变
D.固定CO2的酶活力不足
(14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地中的双子叶杂草,据上图回答:生长素类似物除草剂的作用原理是:一、利用生长素作用的_______________;二、双子叶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①②曲线中代表双子叶杂草的是__________;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________ (用字母表示)左右,C点对该植物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
(2)植物的叶和果实脱落的过程主要是水解细胞壁,使细胞分离。与脱落有关的酶类较多,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较为关键的。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加入少量蔗糖溶液作为能源,同时设置了空白对照组。他发现在有生长素的根尖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浓度也越高,根尖的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的设计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需测量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直接观察的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