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B.t1℃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5 |
C.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
D.将t3℃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析出的晶体多 |
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氢气的密度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小 D.分子间有间隔
某同学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然后逐渐滴入稀硫酸,测得溶液的pH及颜色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从表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色,遇酸变红色 |
B.加入4 ml稀H2SO4时,溶液显中性 |
C.在溶液的pH接近7时,少量的酸即可使pH发生较大变化 |
D.原NaOH溶液的pH=1.6 |
下列玻璃仪器中,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ABC D
化工厂一试剂罐的标签上有右图所示的图标,该试剂罐中装的可能是
A.NaOH | B.NaCl |
C.CuO | D.CaCO3 |
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现家里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 B.多喝“汽水”可治胃酸过多 |
C.矿泉水是混合物,纯净水也是混合物 | D.用工业用盐腌制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