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某一时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人的资料和文章。你认为这一学习活动的主题应是 (  )

A.“自强”“求富” B.“实业救国”
C.“三民主义” D.“民主”和“科学”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新文化运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七年级某班同学在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时搜集到下列资料。据此判断,他们的学习主题是(

A.

持续的民族交融

B.

发达的农耕文明

C.

多元的饮食文化

D.

辉煌的艺术成就

商周时期,农具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的耒耜;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描述的是(

A.

原始农耕的产生

B.

生产工具的改进

C.

土地制度的变迁

D.

耕作方式的变革

某学生通过研学,了解了中国古代运河沿线水利工程、漕运盐利、舟船样式等知识。他研学的地点应该是(

A.

扬州八怪纪念馆

B.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C.

马可·波罗纪念馆

D.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扬州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毗邻古运河东关古渡,古时因盐得名、因盐而盛,现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旅游区。该景区是(

A.

东关街

B.

瘦西湖

C.

扬州东站

D.

江都水利枢纽

有学者写诗赞扬一位明朝末年坚守扬州城的名臣:“二分明月千行泪,并作梅花岭下秋。”该名臣是(

A.

张若虚

B.

高朗亭

C.

史可法

D.

盛白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