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互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即乙捕食甲 |
| B.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 |
|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个体数目的改变 |
| D.甲、乙两种群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
己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下图表示3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关系。若温度降到25℃(原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应该是[]
| A.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下降 |
| B.a点不动,b点左移,m值不动 |
| C.a点上移,b点左移,m值上升 |
| D.a点下移,b点右移,m值下降 |
右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Ⅰ、Ⅱ、Ⅲ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参与Ⅲ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
| B.Ⅱ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
| C.Ⅰ中产生的O2,参与Ⅲ的第二阶段 |
|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类囊体 |
在水稻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分别是[]
| A.丙酮酸、CO2、葡萄糖 | B.丙酮酸、葡萄糖、CO2 |
| C.CO2、丙酮酸、葡萄糖 | D.葡萄糖、丙酮酸、CO2 |
下图甲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示该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图中M和N代表两种气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不考虑无氧呼吸)[]
| A.甲图中的纵坐标数值即为乙图中的m4 |
| B.甲图中c点时,乙图中有m1 =" n1=" m4= n4 |
| C.甲图中e点以后,乙图中n4不再增加,其主要原因是m1值太低 |
| D.甲图中a、b、c、d、e任意一点,乙图中都有m1= n1>0,m2=n2>0 |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在供试植物正常进行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并在黑暗中立即开始连续取样分析,在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C5化合物含量变化是[]
| A.C3和C5都迅速减少 | B.C3和C5都迅速增加 |
| C.C3迅速增加,C5迅速减少 | D.C3迅速减少,C5迅速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