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 |
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值恒定不变 |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RNA和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B. 只有含叶绿体的细胞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 分泌功能越强的细胞,高尔基体膜的更新速度越快
D. 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且在膜上均匀分布
科学家把从小鼠胚胎干细胞中分离获得的4个基因通过病毒导入已分化的小鼠成熟细胞,发现成熟细胞返回到了未成熟的干细胞状态。这种干细胞(iPS细胞)又能在不同条件下分化形成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此实验过程中病毒发挥了载体的功能 |
B.此实验过程中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
C.分化形成的神经细胞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表达 |
D.iPS细胞分化形成的多种细胞所含核基因不同 |
关于甲型H1N1禽流感病毒与H7N9禽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H7N9病毒侵入人体时,注射甲型H1N1病毒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
B.为检测胸腺肽对两种病毒的影响,可用含胸腺肽的培养基分别培养两种病毒 |
C.H7N9禽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其感染性 |
D.均可引起机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能与宿主细胞内的相应病毒结合 |
下列不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是
A.自然选择 | 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C.迁入和迁出 | D.同一种群个体间的自由交配 |
下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图中“”表示一个神经元,方框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中神经元间的突触共有5个 |
B.D对F有调控作用,因此痛觉最可能在F内产生 |
C.完成缩手反射的反射弧为A→B→F→G→H |
D.兴奋从C传到D时,若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被破坏,则突触后膜不会发生电位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