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酵母菌,将其数量随时间变化情况绘制如图甲。a表示每3 h换一次培养液的培养曲线,d表示不更换培养液的培养曲线。

(1)曲线a表示种群呈“_  __”型增长。理论上讲,呈现这种增长模型的条件是      等。
(2)曲线d表示的增长为“________”型增长。属于这种增长模型的种群随种群密度(个体数量)的增加,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是_________。当种群个体数量达到最大值的一半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________
(3)在实际情况下,塔斯马尼亚绵羊种群增长情况如图乙所示,说明在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会出现________现象。
(4)在研究种群数量时,需要调查种群密度。田鼠的种群密度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_____
(5)在种群的特征中,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变化方向的是______;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是______等。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和小白鼠都是哺乳动物,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探究性实验,预测和分析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材料用具
大小、体重一样,生长正常的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斐林试剂、注射器、试管、试管夹、吸管、烧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等。
二、方法步骤
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第一步: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
第二步: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
第三步:给药1小时后,从两只小白鼠分别采取尿液,实验鼠尿液放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2号试管内。
第四步: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分析和结论
1.实验结果的预测及分析:

2.结论:

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如图,若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据图内容回答:

⑴大多数抗原经过[A]细胞的摄取和处理,可将其内部隐蔽的抗原暴露出来,然后呈递给[B]细胞,再呈递给[C]细胞。[C]受刺激后可形成[D]细胞,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C]形成[E]细胞,[D]的大部分能产生物质[F]。⑵物质[F]化学本质是

如图是某种特异性免疫细胞某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该细胞为细胞,由细胞分化形成。
(2)在抗体的合成加工分泌中需大量能量,主要由[]提供。
(3)抗体若吸附在皮肤细胞的表面,则引起它产生的物质叫做,机体再次接受该类物质的刺激时会发生

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甲、乙、丙分别为毛细血管)。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已知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则激素A为。激素C能进入垂体分泌细胞内发挥作用,表明该细胞能通过接受信息。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因此,临床上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
(3)外界寒冷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这是由于激素A和B的含量分别增加所致,该过程体现激素C分泌的调节。如果用激素C饲喂正常动物,则激素B的分泌量
(4)某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检测到体内有一种激素B受体的抗体,该抗体阻断激素B的效应,则该患者血液中激素B含量比正常值。另一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下丘脑功能正常,血液中激素B和激素C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诊断病因,静脉注射激素B后,激素C含量明显升高,表明该患者部位发生了病变。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在 “[ ]”中写字母,在“”上写名称。)

(1)图中A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 ],血液中的氧进入细胞的途径是(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日常生活中,如果饮水过少或吃的食物偏咸,会导致内环境的渗透压,但机体能通过体液和的共同调节,使内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3)如果不吃早餐或早餐吃的很少,则不利于身体健康。此时机体会处于饥饿状态,但一般情况下,体内的血糖仍能维持相对稳定,请从体液调节的角度分析原因:
。(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