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培养液/mL
无菌水/mL
酵母菌母液/mL
温度(℃)
A
10
-
0.1
20
B
10
-
0.1
5
C
-
10
0.1
20

(1)该实验探究的是_______________对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2)本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如下:
①将A、B、C三支试管放置在表中相应的温度、其它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第一天开始取样计数,连续七天;
②用无菌吸管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少许;
③加入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室,再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____________,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mm x lmm x 0.l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下图表示一个中方格中酵母菌的分布情况,以该中方格为一个样方,计数结果是酵母菌有________个。如果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            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在神经系统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人体冷觉的形成场所是

下列甲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扩散速率与红细胞内外的葡萄糖浓度差之间的关系,乙图表示在酶量一定,温度为 34C 时淀粉溶液浓度对人体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丙表示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限制b点扩散速率上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乙图中限制b点反应速率上升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若在a点把温度调整为37 0C,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3)丙图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是。a点到b点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10分,每空1分)下列为某兴趣实验小组探究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过程。
(一)提出问题:唾液淀粉酶进入胃后还能发挥作用吗?不同PH对酶的作用相同吗?
(二)作出假设: PH太高或太低值对酶的活性有影响。
(三)可供选择的实验材料:新鲜的淀粉酶溶液、蒸馏水、5%氢氧化钠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5%盐酸溶液、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等。
(四)进行实验:

步骤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1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2
1mL蒸馏水


3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4
37.50C水浴保温5min
5
2mL③试剂,振荡
6
水浴加热2min
7
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结果



结论
PH太高或太低值对酶的活性有影响。

⑴ 表中的①, ②
, ④
, ⑥
⑵在上述实验中,自变量是,试举2个无关变量
⑶若将步骤2和步骤3的顺序颠倒,对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影响吗?________(有、没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有关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在[ ]中填写字母,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题43图
(1)请将图中表示细胞结构的字母A~G分别填入高等成熟叶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图中。
(2)控制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是[ ]
(3)若该高等植物细胞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则紫色色素存在于[ ]
(4)若将该高等植物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发生,此时在H与I之间充满的液体是 __

(5分,每空1分)下列是一个三肽分子的结构简图,据图回答:

(1)图中能代表三个氨基酸分子的R基的代号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3)形成该化合物的生物化学反应叫做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失去___个水分子
(4)氨基酸分子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