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为神经细胞结构模式图。图2所示为拉尔夫·斯坦曼(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的树突状细胞(DC),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卫兵”,能激活T细胞,并让白细胞识别、记忆并攻击入侵的病原体。请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在反射弧中,与感受器相连的是神经细胞的树突,与轴突相连的是另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或树突
B.神经细胞和树突状细胞都存在大量的突起。从细胞水平上分析,突起的形成是细胞增殖的结果
C.神经细胞既具有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的作用,又具有分泌作用。如神经细胞通过分泌激素实现神经细胞之间兴奋的传递
D.树突状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其最初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树突状细胞能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并激活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
下列植物细胞中吸水能力最强的是()
| A.根尖成熟区的细胞 | B.根尖伸长区的细胞 |
| C.未死的已质壁分离的细胞 | D.无法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 |
放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那么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了()
| A.水 | B.蔗糖溶液 | C.空气 | D.细胞液 |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图2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与其相同()
| A.H2O | B.K+ | C.甘油 | D.脂肪酸 |
图1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
某同学想探究二氧化碳浓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关系。他取A、B、C、D四株都有5张叶片的小白菜,用直径1cm的打孔器打取小叶圆片各10片,并设法抽去气体使之下沉,置于光下。取100mL三角瓶5个,编号1~4,按下表操作(光照、温度相同且适宜)并记录结果。下列对此不太理想的实验结果的评价中不合理的是()
A.抽气的程度控制不够严格
B.NaHCO3浓度的差异使液体的密度差异过大,影响叶片的上浮效果
C.实验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也会影响实验结果
D.制备的叶圆片在投入三角瓶之前未放于黑暗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