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
B.甲乙两图对应丁图中的CD段 |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 |
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2∶1 |
下图表示不同CO2浓度 [ ①组670μmol/mol、②组570μmol/mol、③组470μmol/mol、④组(对照组)370μmol/mol ] 处理下春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及积累速率的变化情况,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春小麦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就是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 |
B.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逐渐增大 |
C.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会通过影响暗反应来影响干物质的量 |
D.随CO2浓度的增加单株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推迟 |
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一种关键的线粒体蛋白Mfn1,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酗酒可通过呼出气体使酸性重铬酸钾变蓝来检测 |
B.肌无力患者参与线粒体融合的Mfn1蛋白可能减少 |
C.线粒体蛋白Mfn1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 |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发病机理如下图所示,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院士发明的“诱导分化疗法”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该病。维甲酸通过修饰PML—RARa,使癌细胞重新分化“改邪归正”;三氧化二砷则可以引起这种癌蛋白的降解,使癌细胞发生部分分化并最终进入凋亡。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白血病的发生是染色体结构变异导致的 |
B.“诱导分化疗法”能减少病人体内的癌细胞 |
C.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原理不同 |
D.图示中融合基因PML—RARa属于原癌基因 |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运输机制的科学家。下列生理过程与囊泡无关的是
A.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
C.内质网膜转化成高尔基体膜 |
D.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育成的“小麦二体异附加系”,能将长穗偃麦草的抗病、高产等基因转移到小麦中。普通小麦6n=42,记为42W;长穗偃麦草2n=14,记为14E。下图为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选育“小麦二体异附加系”示意图。
根据流程示意图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为同一个物种,杂交产生的F1为四倍体 |
B.①过程可用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
C.乙中来自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不能联会,产生8种染色体数目的配子 |
D.丁自交产生的子代中,含有两条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的植株戊占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