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期统计数据显示,癌症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首要死因。
(1)处于间期的癌细胞,其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癌变后,膜表面会出现一些不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称为__________,它会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直接使癌细胞裂解的免疫细胞是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一个正常的细胞一旦到了其寿命,它会自杀身亡,这种过程属于________。而受辐射的人群婚后易出生畸形儿,是因为基因变异发生于_________中,从而将突变基因传递给后代。
(4)为探究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效应,研究人员使用物质P处理人离体的肝癌细胞,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分析曲线,_______(能/不能)得出“物质P抑制癌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

(5)将肝癌细胞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等渗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细胞会涨破,其原因可能是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面为6种不同的育种方法。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______________育种方式,这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A→B→C的途径表示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中后者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
(2)B常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
(3)E方法所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所用的方法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育种时所需处理的种子应是萌动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C、F过程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其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5)由G到H过程中涉及的生物技术有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
(6)K→L→M这种育种方法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磺酸乙酯( EMS )能使鸟嘌呤( G )的 N 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 C )配对而与胸腺嘧啶( T )配对,从而使 DNA 序列中 GC 对转换成 AT 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 EMS 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突变。
(2)用 EMS 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
(3) EMS 诱导水稻细胞的 DNA 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不变。
(4)经 EMS 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除基因工程方法外,可采用的方法有
(5)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 PCR 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

在自然人群中,有一种单基因(用 Aa 表示)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1/10 000,该遗传病在中老年阶段显现。1个调查小组对某一家族的这种遗传病所作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2)该种遗传病最可能是遗传病。如果这种推理成立,推测Ⅳ一5的女儿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用分数表示)
(3)若Ⅳ一3表现正常,那么该遗传病最可能是,则Ⅳ-5的女儿的基因型为

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进行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
(2)实验步骤:
1)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 地区B;
2)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若干;
3)
4)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在右下空白处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
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

地区
项 目
浅色蛾
黑色蛾
工业污
染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
(5)分析与评论:
1)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2)已知桦尺蛾的体色有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 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 的饿,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试验完成探究。
①试验步骤:
②结果与分析:

为了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育种工作者综合应用了多种培育种方法,过程如下。请回答问题。
(1)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 幼苗。
(2)用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目的是 ;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
(3)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诱导植株再生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 ,获得纯合 ,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4)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 杂交,如果 ,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自交,若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