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对《氓》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A.《氓》描写一个被遗弃的妇女的不幸遭遇和她对负心人的强烈怨恨,反映了夫权桎梏下妇女的悲惨命运。诗中女主人是个敢爱敢恨、果断坚强的妇女。 |
B.《氓》第三章写女主人公对惑于爱情而不能自持的悔恨,运用了《诗经》六义中“赋”的手法,自然、贴切而又形象地表达了女主人公对少女的告诫。 |
C.《氓》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卑鄙、无信的伪君子形象,他趁着卖布的机会,诱骗对她一见钟情的女主人公与之约定婚期,后又无情地把她抛弃。 |
D.《氓》这首诗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蕴含着强烈的感情,是带有自叙传 性质的抒情长诗,也是我国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源头。 |
下列句子中“者”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楚之南有冥灵者。 | B.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
下列句子中的“之、其”全部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②君将哀而生之乎。
③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④安陵君其许寡人。
⑤我见相如,必辱之。⑥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⑦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⑧会其怒,不敢献。
A.①⑥⑦⑧ | B.②③⑥⑧ |
C.①④⑤⑧ | D.③⑤⑦⑧ |
下列句子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②成以其小,劣之。
③于乱石间择其一二叩之。④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⑤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⑥则或咎其欲出者。
⑦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A.③⑤ | B.①② | C.④⑤ | D.⑥⑦ |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①夫子欲之。②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滕王阁序》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④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夫晋,何厌之有?⑦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⑧辍耕之垄上。
A.①② | B.③⑤ | C.③⑧ | D.④⑦ |
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顷之,烟炎张天。《三国志》②真州逐之城门外。《<指南录>后序》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又试之鸡。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我欲因之梦吴越。⑧吾欲之南海,何如?
A.②⑥⑧/③④/①⑤⑦ |
B.②⑤⑦/①③④/⑥⑧ |
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 |
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