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品读。
蝉喜欢唱歌,它出土之后不久,就开始在绿阴中临风高歌,没有一天中断。不断唱歌的是雄蝉。大自然没有赋予雌蝉歌唱的本领——雌蝉是天生的哑巴。
蝉跟别的昆虫一样,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上左右有两个椭圆形的光亮的东西,是它的复眼。头顶中央有三个小圆点,排成三角形,是单眼。复眼里边,有一对细短的丝样的触角,头下面是嘴,像针一样,是根细管子,适于插进树皮吸收树汁。
胸部分成三个环节。背上披着两对像轻纱样的,膜质透明的翅膀。四翅形状相同,全有坚硬的翅膀。胸部下面的三对脚,全有爪,适于攀登树木。
腹部有八个环节。第一节紧贴胸部,不容易看出。雄的尾节有肛门和生殖器,雌的尾节,另外还有产卵管。
雄蝉的乐器——发声器,生在胸腹两部之间。发生器的主要构造是:(一)鼓膜,一对有皱纹,富有弹性的膜,这是最主要的发声器官,生在背面,外面有背瓣保护着;(二)镜膜,一对像眼镜似的白色薄膜,是调节声音用的,生在腹面,有腹瓣保护着;(三)共鸣室,一个大空室,生在中央,能使声音增大。
蝉鸣叫的时候,由牵连鼓膜的筋肉伸缩,振动鼓膜而发声;同时得到镜膜和共鸣室的反响,鸣声于是就大了。
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 ,说明的重点是 。
本文对蝉的发声器的说明顺序是 ,对鸣叫原理的说明顺序是 。
对第1自然段段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蝉喜欢唱歌引出雌雄的区别,为后文介绍发声器作铺垫。 |
B.说明雌蝉是天生的哑巴,就可知雌蝉的身体构造中没有发声器,不至于对后面的介绍产生误会。 |
C.这一段从人所共知的蝉的特点,引出人所不知的蝉的知识,可引人入胜。 |
D.这一段是全文段的统领段,可以统领后面几段的说明内容。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平面镜和哈哈镜
大厅里,竖着一面平面镜和一面哈哈镜。
人们走进大厅来,不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在平面镜前只站一下,就走开了。而走到哈哈镜前面,却停步看了又看,还咧开嘴哈哈大笑。
哈哈镜得意地向平面镜说:“朋友,你看,人们都喜欢我,而对你却不那么喜欢!”
平面镜平心静气地回答:“不管怎样,我总是如实反映情况,决不像你似的歪曲真实,用奇形怪象来博取人们暂时的欢笑。”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 )永久——( )虚假——( )
2.用“_______”画出描写人们站在平面镜前表现的句子,用“”画出描写人们站在哈哈镜前表现的句子。
3.你喜欢平面镜还是哈哈镜?为什么?
我喜欢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专心致志
古时候,有一个叫弈秋的人,他是全国闻名的围棋大师。他收了两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年轻人。
一个学生学下棋的时候,非常专心。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他都用心听;老师讲的每一着棋,他都用心琢磨。很快,他就学会了下棋。
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坐在那里听讲,却一心想着拿起弓箭去射将要飞过的大雁和天鹅。结果,尽管他跟别人一起学,却是远远不如人家。这难道是因为他不如前一个人聪明吗?当然不是。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就是说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地学,才能学好。如果不专心,那是什么也学不会的。
1.填空。
(1)这篇短文有_________节,说的是__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学下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画出描写一个学生学下棋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另一个学生学下棋的句子。
3.回答问题。
为什么一个年轻人学会了下棋,而另一个却远远不如人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青蛙立志
春天到了,沉睡了一个冬天苏醒过来的青蛙,想要做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于是,它宣布:“我要攀登珠穆(mù)朗玛峰,成为第一个登上世界屋脊(jí)的青蛙。”
从田间越上田埂的青蛙,踏上一条刚刚铺满青石子的路,小石子尖尖的,刺得青蛙肚皮鲜血直流。青蛙咬紧牙关,挺过来了。走呀走,进入了炎热的夏天,青蛙来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他忍着风沙,吃尽苦头,终于一步步走出沙漠,到了西藏(zàng)。
西藏的花草见一路风尘的青蛙走来,问:“青蛙,你去哪儿?”青蛙说:“去珠穆朗玛峰。”“那里很冷呢,有危险!”“目标就在眼前,我决不放弃!”青蛙一步步向珠穆朗玛峰走去。走着走着,天越来越冷,青蛙渐渐失去知觉,它永远去不了珠穆朗玛峰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沉睡——( )安全——( )坚持——( )
2.写几个带有“一”字的词语。
例:一望无际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说说读了这个故事后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乌鸦兄弟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窝里。
有一天,窝破了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大乌鸦想:这下老二一定会去修了窝这么破,它还能住吗?小乌鸦想:这下老大一定会去修了,窝这么破,它还能住吗?结果又是谁也没有去修。
寒冷的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大雪纷纷地飘落下来。乌鸦兄弟俩都蜷缩在破窝里,哆嗦地叫着:“冷啊!冷啊!”
大乌鸦想:这样冷的天气,老二还能耐得住吗?它一定会去修了。小乌鸦想:可是,谁也没有动手,只是把身子蜷缩得更紧了。
风越刮越凶,雪越下越大。结果,窝被吹到地上,两只乌鸦都冻僵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小——( )松——( )
热——( )炎热——( )
2.在“耐得住”这个词中,“耐”的意思是( )。
A.忍受 B.厌烦 C.麻烦
3.在原文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语句,使文章完整。
4.乌鸦兄弟都很( ),才落得被冻僵的可悲下场。
A.怕冷 B.怕烦 C.怕脏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奇妙的植物世界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奇妙的植物。
植物能吃虫。夏天,在沼泽地带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淡红色的小草,这就是会捕捉飞虫的毛毡(zhān)苔(tái)。毛毡苔的叶子上有200多根小绒(róng)毛,这些小绒毛能分泌出一种黏(nián)性很强的液体。这种黏液含有一种很甜的味道和香气,小虫子一闻到这种气味,就急急忙忙地飞来,一旦落到它的叶子上,就会被牢牢地粘(zhān)住。经过1—2小时,小虫子就被叶子消化吸收掉了。
植物还会听音乐呢!一位印度的科学家常喜欢在花园里拉小提琴,放交响乐。日子久了,他竟然发现那园中的花木长得格外旺盛。于是,他开始正式对水稻进行试验。他每天在一块稻田里播放25分钟交响乐。一个月后,他发现这块田里的水稻比同样一块没听过音乐的水稻长得更为茂盛。
此外,还有预报地震的山芋藤,能净化水的水葫芦,会“咬人”的漆树……
1.短文共( )节。全文是围绕第( )节来写的。
2.短文重点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奇妙之处,简略地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的省略号表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奇妙的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