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西方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而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实行了壁垒及限制,加上自身的原因。许多企业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面对“严冬”,大量企业首先选择缩减生产,降低成本,“熬”过冬天,等待“春天”的来临。更有一部分企业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选择“冬泳”,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换代,增加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的研发,努力开拓市场,实现逆势成长。
材料二: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率先复苏。一些企业精心规划,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在海外并购中占得先机,增强了其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也存在着一定风险。
(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一提供的的信息对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启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知识分析我国企业应怎样更好地实现海外并购的健康发展。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新型思维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十二五”规划的编制过程、发布时间表

步骤
时间
内容

2008.3-2010.2
发改委调查研究、形成“十二五”规划的基本思想

2010.2—2010.10
党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起草、通过

2010.10—2011.1
国家规划专家委员会认证

2011.1--2011.3
党中央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2011.3.14
全国人大审议并批准《“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

2011.3.16
新华社受权发布《“十二五”规划纲要》

2011-2015
规划实施

分析材料内容所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以往的国家管理不同,“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国家治理”强调政府、社会、民众一起面对公共问题,用一种合作的、商谈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年前“海尔”名不经传,20年后“海尔”名扬四海。“海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分别确立了名牌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国际化战略,一次次地抓住了发展机遇。“海尔”集团设立了中央研究院等核心技术机构,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强化核心竞争优势,20年来平均每天为用户开发两个新产品。海尔集团以其质量、完善的服务、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市场和客户。2013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成为中国第一个千亿级规模的自主品牌。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海尔”是如何实现起经营和发展的?

材料一:2013年江苏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内容
项目
城乡
行业
地区
城镇
农村
垄断行业
一般性行业
苏南
苏中
苏北
数值(元)
20552
8004
54605
18703
7623
5836
3606
增长(%)
10.5
9.4
12.7
10.5
8.9
11.7
12.7

注:2013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勾勒了中国未来深化改革的重点和路线图。其中,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同时指出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并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让人民生活的更美好。
(1)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
(2)简答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以“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为主题写一篇时事评论。 (8 分)
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评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②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分析、论证。
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 300 字以内。

材料一 全球四分之一的笔记本电脑和三分之一的数码相机是我国苏州生产的,然而每销售一台电脑我们要给英特尔几十美元、微软几十美元,中国人自己赚的大概只剩10个苹果的钱;生产一台DVD,我们的利润只有1~2美元;生产一件MP3,我们的利润只有一美元多。
材料二 去年在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0.4%;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2.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51.8%。中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还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材料三 我国单位产出的能耗和资源消费水平明显偏高。每万美元GDP消耗的钢材、铜、铝、铅、锌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4.8、4.9、4.9、4.4倍。我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而我国能源利用率为3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5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分别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25个和20个百分点。
(1)上述材料分别说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2)请运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关知识,谈谈上述材料反映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