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题
1.为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的是____________。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引起草地季节性变化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枯草”在草地上不能长久留存,是因为______________.
3.写出两条与蜘蛛有关的食物链:①___ _ __。②___ _ _。
4.在食物网中蝗虫和蜗牛是什么关系?
5.为了杀灭蝗虫,有人往草地大量喷洒杀虫剂,你认为这会对该生态系统产生什么影响?
某人在环境和进食相同的条件下,测定其在完全休息和运动的情况下,通过不同途径所散失的水分(毫升),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汗液 |
尿液 |
粪便 |
呼出气体 |
|
休息(一天) |
100 |
1800 |
200 |
300 |
运动(另一天) |
2000 |
500 |
200 |
600 |
(1)人体由休息状态变为运动状态,体内水分通过尿液散失的量明显减少,而通过汗液和呼吸散失的量明显增多,这种生理变化是在什么的调节实现的?
(2)人在运动时,汗液的分泌量明显增加,说明皮肤内的汗腺活动旺盛。汗腺与肾上腺相比在结构上汗腺的主要特点是有。
(3)人体内排出的水分来源于
(4)人在缺水的情况下也要排出尿液.原因是。
下图是与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生命活动有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消化的终产物a是。
(2)图中b代表的气体是,此气体将在组织细胞的处被利用。
(3)完成A生理过程后,血液的变化是()
A.由含氧多的血变为含氧少的血 |
B.由鲜红色变为暗红色 |
C.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
D.由含营养物质少的血变为含营养物质多的血 |
(4)小肠吸收的物质a进入血液,运至下肢组织细胞被利用,整个过程中,a物质随血液经过心脏次。
(5)f是(填结构名称)。d与血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没有。
请阅读下面的血常规化验单,重点看“项目”和“测定值”两栏,然后回答问题。
(1)医生诊断张洋同学患有肺炎,诊断依据之一是化验单上他的数目过多。
(2)张洋同学血常规化验单上某细胞数目明显增多,该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对人体有一定的防御和保护功能,这种功能属于人体免疫的第道防线。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天然防御功能,其特点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
(3)针对张洋同学的病情,医生采用上肢静脉注射青霉素进行治疗,注射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
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兔子尾巴———长不了”、“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几天”、“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蚂蚁搬家———大家动口”、“乌贼捕食———张牙舞爪”等。
(1)老师将上述提到的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依据是。
A.生活环境的不同 |
B.呼吸方式的不同 |
C.体内有无脊柱 |
D.运动方式的不同 |
(2)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动物的身体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鱼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用在水中呼吸。
(2)蝗虫生活在陆地上,外骨骼是覆盖在它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的作用。
(3)家鸽在飞翔时,除了用肺呼吸外,还用辅助呼吸。
(4)哺乳动物靠四肢支撑起身体,骨在肌肉牵引下围绕着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从而具有发达的运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