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于2015年9月17日至9月20日在四川绵阳成功举办。本届展会的主题是“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开放合作”。
材料一:博览会首日,国际电子信息发展论坛在科创园区创新中心举行。工信部陈司长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三点重要内容:“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而带动了我国科技不断进步,同时科技的进步,又推动了我国产业生产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逐步转变;第二,与科技密切相关的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比如绵阳本土的长虹和九洲,它们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三,如果我国科技在以后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原始创新力的开拓,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我国科技全面支撑制造强国建设就可以早日落到实处,到时候中华民族也就能昂首世界民族之中。”
材料二:为了使绵阳市各城区学校更多的学生到现场参观科博会,市教育局和组委会协商决定:由教体局团购门票,供城区学生周六、周日入场参观,学生凭学生证入场参观,如无学生证的,可持学校出具的证明入场。在组委会的有序组织下,学生们近距离的感受了科技的魅力,纷纷表示:“走进科博会展馆,仿佛置身于一座科技的殿堂。”
(1)结合材料一中陈司长的观点,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注重科技的发展。
(2)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一谈材料二中市教育局和组委会做出相关决定的原因。
小王决定开一家服装店,他依法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并按规定向工商部门缴纳了80元的工商登记费用。工商登记属于()
| A.工商部门的营业性收入 | B.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 C.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 D.生产经营者向国家上缴的利润 |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回答12~13题。
12.从2008年起,财政将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到2010年达到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切实保障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需要。这表明()
A.财政可以快速地消除城乡差别 B.财政可以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C.财政可以巩固国家政权 D.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13.国务院决定从2008年春季学期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这样做()
①会扩大城乡差距,不利于实现教育水平②是国家履行文化职能的具体表现③有利于实现教育水平④有利于促进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十一五”期间,我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 A.迅速消除城乡差别 | B.促进经济发展 | C.实现经济监督 | D.巩固国家政权 |
2007年11月19日,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中国政府2007年安排49亿元用于廉租房建设,再加上地方财政,投入达到几百亿。据此回答9~10题。
9.我国政府之所以要加大廉租房建设的力度,从根本上说是()
A.因为我国财政收入迅速增长 B.因为我国人口迅速增长
C.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D.因为我国能够对市场经济实施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10.加大廉租房建设的力度,让那些买不起房或者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能够租得起房、住得上房。这表明政府通过财政可以()
A.调节资源配置 B.促进经济发展 C.实现经济监督D.巩固国家政权
财政部2007年8月2日宣布,中央财政已安排农业综合开发资金3 500万元,用于安徽、重庆、四川等省市遭受严重洪涝及地震灾害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尽快恢复生产。据此回答7~8题。
7.材料中的3 500万元资金属于()
①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②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③积累基金 ④公共消费基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8.上述材料体现了国家财政()
A.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 B.为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C.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