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浙江湖州卷)】2015年1月1日施行的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倡导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公民应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 对收到罚款处罚却拒不改正的单位和个人施行“按日计罚”等。这引发了广大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的热议。
(1)新《环境保护法》修订的依据是什么?该法中“按日计罚”的规定体现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2)从公民履行义务的角度评析秋日的观点。
在2012年11月29日的讲话中,习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1)材料中的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教材上的哪些知识?
(2)“制约我们把蓝图变为现实”,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3)要把蓝图变为现实,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实干兴邦”?
材料一:2012年9月11日,日本罔顾中国政府的强烈反对,悍然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这一举动激起了全球华人的新一轮反日示威抗议活动。据美国中文网9月26日报道,继9月16日纽约华人在日本驻纽约领事馆门前进行保钓游行后,当地时间9月26日上午10点左右,纽约华人再次聚集,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门前进行示威游行。华人们高举各式标语,强烈宣示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材料二:温家宝在布鲁塞尔接见当地华人华侨时现场发表讲话,就钓鱼岛问题强调指出:最近,日本当局导演的一场钓鱼岛的闹剧,全世界都应该知道钓鱼岛是中国神圣的固有领土,我们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在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这些重大问题上要保持铮铮铁骨,毫不退让。一个民族没有比尊严和自主、独立更为重要的了。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在海外就钓鱼岛问题阐述立场。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温总理讲话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具体内涵是什么?
(2)日方的行为之所引起我国人民的强烈抗议原因是什么?
(3)面对祖国当前的形势,我们中学生该如何有所作为?
材料一:某校学生小齐在家倍受宠爱,爸爸妈妈平时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一天,爸爸妈妈因为单位有事要加班都不能回家做饭。小齐回家后等到深夜,觉得又冷又饿,不由得嚎啕大哭……
材料二:2012年9月5日《北京日报》报道,开学期间,今年全国许多高校不约而同地定了一项规定:独立报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在校内拉起了警戒线,让家长们“远观”;上海大学不再在火车站设校车。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小齐的表现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分)
(2)材料二中许多高校为什么要设定“独立报到”这一规定?( 6分)
寒假期间,小鹏拿着春节时父母给的“压岁钱”,到自家附近的电子游戏室玩,只玩了几天就把钱输光了。这时,一个经常来玩的叫大头的人对他说:“怎么?没钱了?不要紧,我们来赌一赌赛车,你赢了就给你50元好吧?”小鹏想了想,自己没有钱了,可又很想玩,也不敢向父母要,就咬牙答应了。第一场就赢了50元,他高兴极了,没想到这是陷阱,后来是乒败如山倒,小鹏欠了大头近千元,大头就教小鹏去偷自行车卖,卖了去还债。一次当小鹏又偷自行车时,被警察叔叔抓住,送进派出所。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小鹏受到了哪些不良诱惑?
(2)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不良诱惑,面对这些不良诱惑,我们应当怎样做?
材料一: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的相关内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承担量化减排义务,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主动采取行动,如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环境问题。
材料二:为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1)材料一提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什么?从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角度说说世界各国共商应对气候变化大计的理由?
(2)材料一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什么原则?材料二中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你是如何认识的?(4分)
(3)材料二中“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表明我国重视社会主义哪一文明建设的哪一内容?其地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