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达尔文既是出类拔萃的人,也是普通的人。达尔文从小热爱自然,他在很小的时候 就想知道各种树木的名称,从10岁开始又搜集各种昆生、贝壳、鸟蛋和矿石。经常和哥哥一起做化学实验,读课外书,有一本名为《世界奇观》的书,描述了古代七大奇观,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做梦都想到那遥远的地方去亲眼看一看古代的奇迹,以及现有的珍贵植物。他自己研究动植物学,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经常去潮水退落的沙滩上拣拾动物,有时候就一起进行解剖……
从达尔文的成长经历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 年淮安开展"两为"专项整治行动,向违规决策、错误履职、以权谋私、滥用职权等"为官乱为"情形和敷衍塞责、推诿扯皮、慵懒散拖、监管不力等"为官不为"情形果断亮剑,曝光和查处了一批"糊涂官"、"腐败官"和"混事官"、"逍遥官"。专项整治行动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忱欢迎和积极参与,他们以实际行动为专项整治开启"探照灯",编织"强电网",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的生存空间。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谈谈社会各界合力挤压"乱作为、不作为"生存空间的现实意义。
(2)部分同学对此次专项整治行动反应漠然,他们认为:"'两为'专项整治行动离我们青少年生活太远,我们无需关心。"请你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一: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材料二:习近平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将更加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带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美丽中国对实现“中国梦”有何重要意义?
(2)建设美丽中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我国必须坚持什么基本国策?
(3)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请你列举两项我们的具体行为。(要求:行动具体,切实可行。

【放眼世界我们充满信心】
某校九(1)班同学,以“国际舞台上的中国”为主题开展活动,下面是他们精心挑选的三则资讯,请完成相关探讨。
★资讯一:2014年11月29日,习近平主席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表示,中国将“广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资讯二:就像说起手表想到“瑞士制造”,机器是“德国制造”,电子产品是“日本制造”,如今若说起高速列车,人们自然会想到“中国制造”。中国高铁企业频频在世界高铁市场中标或者达成意向,不仅亚洲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非洲的尼日利亚、南非,甚至连美国都考虑引入了中国高铁。高铁是腾飞中国的新名片。“走出去”对中国高科技产业输出起到引领作用,必将带动一大批高科技产业腾飞,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资讯三: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已成为中外交流的最好平台之一。中国海外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在与国外公众面对面的教学交流中,发出娓娓动听的中国声音,讲述着中国新鲜生动的故事,展示着中国和平、开放、文明的形象。
探讨一:(1)三则资讯反映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怎样的形象?
探讨二:(2)资讯二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哪些方面的成就?得益于我国实施的哪一发展战略?高铁“走出去”体现了我国实施哪一基本国策?
探讨三:(3)面对资讯三有同学提出不同的意见:中国文化属于中华民族,没有必要教外国人学汉语。你认为他的观点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放眼世界我们满怀信心】
材料一:2015年1月2日中新网消息:十八大后全国已有60名副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
材料二:养老“并轨”迈步、高招改革实施、医保“漫游”提速……2015年,多项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改革起航,这些举措,载着充满期待的人们,“驶”向更公平、更公正的生活。
材料三:经过3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已经从人人勒紧裤腰带的年代,进入了黄金发展期,人均GDP从全球垫底上升到中上游,GDP总值从全球20多位上升到第二位。
(1)你从材料一中得到哪些信息?
(2)材料二中这些举措,对国家和公民来说有何意义?
(3)材料三中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勇于奉献我们传播正能量】
新闻摘抄一:2014年度“心动安徽·最美人物”候选人:信义夫妇张健、孙守群;“水上医生”余家军;扎根山区的基层民警余浩;关爱流浪儿童的“爸爸校长”石清华;为盲人女儿指路的耄耋老人桂仲英以及“最美婆婆”黄绍荣……
(1)媒体为什么要宣扬他们的感人事迹?
新闻摘抄二:在首都北京,越来越多的学校和家庭组织带领孩子参与公益、从小培养孩子的公益之心。据悉,90%的中小学生有公益经历。
(2)家庭和学校为什么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