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Q地海拔可能为
A.230米 | B.500米 | C.650米 | D.800米 |
此季节,该地区
A.温和多雨 | B.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 D.盛行西北风 |
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 | B.此时河水补给地下水 |
C.北岸泥沙淤积较多 | D.河流冰期较长 |
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
B.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 |
D.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
读下列材料,完成6-7题。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地开垦,清王朝覆灭之后短短百年时间,辽宁成为全国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导致清朝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
A.政治 | B.宗教 | C.交通 | D.军事 |
使辽宁成为我国现在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最多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资源开发 | B.交通 | C.自然要素 | D.宗教 |
右图①②③④代表近代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资料,四城市人口规模大致相同,判断回答3-5题。四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最多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长假期间,大批外地游客来到城市②,这种现象属于
A.人口流动 | B.省际人口迁移 |
C.国内人口迁移 | D.国际人口迁移 |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回答1一2题。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过程 | B.郊区城市化 |
C.逆城市化 | D.城乡差别拉大 |
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较合理的处在
A.B时段 | B.D时段 | C.E时段 | D.F时段 |
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图。回答34—35题。图示治理措施属于
A.生物措施 | B.农业技术措施 | C.工程措施 | D.政策措施 |
最符合图中①框含义的是
A.充分利用光热 | B.减少风沙 | C.蓄水保土 | D.净化空气 |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据图回答32-33题。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 B.导致湖滨土地沙化 |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
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措施是
①在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染达标排放
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