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中常用方格网法来研究各种问题。下图是“苏北某乡镇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该图将该区域划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分别代表1980年和2012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其中数字“1”、“2”、“3”、“4”分别表示湖泊、居民点用地、耕地、经营用地(如农家乐等)。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A.降水量增多 | B.气温年较差变大 |
C.PM2.5下降 | D.湖泊水质变差 |
下列措施中,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A.保护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
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 |
C.以“农家乐”为平台,适度发展旅游业 |
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
恐龙灭绝后,地球上其他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下来,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什么功能在起作用()
A.光合作用 | B.生产功能 | C.分解功能 | D.平衡功能 |
什么要素的变化使得恐龙生存的环境更加恶劣?最准确的说法是()
A.气候变化 | B.植物变化 |
C.水的变化 |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
图表示某纬线圈,A、B为该纬线圈上的二点,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一旅客乘飞机由A向西沿纬线飞行至B花去了8小时,飞行过程中始终为白昼。旅客该日经历的昼长为18小时。则下列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有
①伊比利亚半岛南部地区的潜水为一年中的最高值
②牧民把羊赶到天山森林带以上的牧场放牧
③澳大利亚正值小麦的收割季节 ④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
①为资金②为技术③为劳动力④为原料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
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过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中国、日本、韩国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图,图中ABC三个国家分别是
A.中国、日本、韩国 |
B.日本、中国、韩国 |
C.韩国、日本、中国 |
D.日本、韩国、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