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与江苏省自1979年缔结友好关系,长期在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合作。根据以下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维多利亚州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北部以墨累河、西部以经线和其他州分界,植被覆盖率高达30%,素有“花园之州”的美称,面积约占全国3%,而人口却占全国1/4以上,首府为墨尔本。
材料二:下图为澳大利亚及维多利亚州的位置和相关信息图
材料三:表为江苏和维多利亚州相关统计资料
|
江苏省 |
维多利亚 州 |
面积(万平方千米) |
10.26 |
23.76 |
人口数量(万) |
7939 |
58 0 |
近几年人口年增长率 |
0.25% |
1.53% |
年降水量(mm) |
1000 |
660 |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 |
6:49:45 |
3:29:68 |
万元生产总值(GDP)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
约0.6 |
约0.24 |
(1)维多利亚州人口密度为澳大利亚最高,主要原因为 。近年来该州人口年增长率高的原因是 。
(2)与维多利亚州相比,简要分析我国沿海省区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3)目前与维多利亚州相比,江苏省单位产值能耗较髙,请你为江苏省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提出一些建议。
读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方框表示的内容A为;B为;C为
(2)将图中代表下列地质作用的数字填人空格内:
变质作用外力作用
(3)石灰岩、花岗岩、大理岩和页岩中可能有化石的是,属岩浆岩的是,属变质岩的是。
(4)按你自己的理解,画一幅表示地壳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读“北美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本小题满分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是___________带;B是___________ 带;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2)图中自然带由A→B→C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3)图中自然带由E→A→D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___________地带性分异规律,这主要是自然环境中___________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4)图中F为___________渔场,它位于拉布拉多寒流与____________(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5)美国国内人口最近的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____
昔日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由于百年来的工业生产,留下污染严重的环境。今日的鲁尔区有的工厂变成了攀岩场;钢铁厂被改造成公园;巨大的厂房成了绝妙的PARTY场所(如图甲)。我国东北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如图乙)。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工业区是在丰富的_________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甲中工业区开始衰落,原因有(多选)( )
A.煤炭资源枯竭 |
B.石油替代煤炭成为世界主要能源 |
C.世界钢铁市场竞争激烈 |
D.环境污染严重 |
(3)比较德国鲁尔区与辽中南工业区区位的主要异同。
(4)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图乙图
(1)甲图阴影所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有: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区,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3)甲、乙两图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在生产特征上有何相同之处?
读图,回答问题。
图3图4
(1)图3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花卉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
A为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D为________。
(2)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
(3)该城市发展到图4时,据图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