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为了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1)如图所示,M是一个放在绝缘支柱上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丝线上的带正电的轻质小球先后挂在P1、P2、P3位置,发现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逐渐变小.这个实验结果说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 。
(2)若实验测得放在绝缘支柱上的带电体的质量为M、带电量为Q,带点轻质小球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处在P1位置时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偏角为a,轻质小球与带电体M的球心在同一水平线上,则轻质小球所受库仑力的大小为 。带电体M所受库仑力的大小为 。
在牛顿得出了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一百多年以后,英国的物理学家在实验室通过 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他是“第一个称量地球质量”的人,其在该实验中采用了一种精巧的实验方法,即采用“光杠杆”原理将微小物理量进行 的思想方法。
为了验证地面上物体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太阳吸引行星的力是否为同一性质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牛顿曾经做过著名的月—地检验,其基本想法是:如果重力和星体间的引力是同一性质的力,都与距离的关系,因为月心到地心的距离是地球半径的60倍,那么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就应该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倍,牛顿通过计算证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 C三点,该同学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右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运动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A、B两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___s,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g=10m/s2)
右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从10m高处由静止下落,进入沙坑d=0.1m深处静止.取g=10m/s2,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N。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氘,而氘核聚变可以放出很大的能量,这可能是将来最有效的能量来源。两个氘核()聚变的核反应方程为为:
,则X为.已知两个氘核发生聚变时放出的能量为E,一个氘核的质量为m1,一个氦核(
)的质量为m2,真空中的光速为c,则X的质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