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一起减速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μ2,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1,木板受到木块的摩擦力为f2,则( )

| A.f1=μ1 Mg f2=μ1 mg |
| B.f1=μ1(M+m)g f2=μ1 mg |
| C.f1=μ1Mg f2=μ2mg |
| D.f1=μ1(M+m)g f2=μ2 mg |
用能量为12.30 eV的光子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受到光的照射后下列关于氢原子跃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能跃迁到n=2的能级上去 | B.电子能跃迁到n=3的能级上去 |
| C.电子能跃迁到n=4的能级上去 | D.电子不能跃迁到其他能级上去 |
氢原子的基态能级E1="-13.6" eV,第n能级En=
,若氢原子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放出的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以下跃迁中放出的光也一定能使此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 A.从n=2能级跃至n=1能级 | B.从n=4能级跃至n=3能级 |
| C.从n=5能级跃至n=3能级 | D.从n=6能级跃至n=5能级 |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距核较近的轨道跃迁到距核较远的轨道的过程中()
| A.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
| B.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
| C.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增大,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
| D.原子要吸收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 |
当用具有1.87 eV能量的光子照射n=3激发态的氢原子时()
| A.氢原子不会吸收这个光子 |
| B.氢原子吸收该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0.36 eV |
| C.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被电离,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零 |
| D.氢原子吸收光子后不会被电离 |
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有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其原因是()
| A.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 |
| B.正电荷在原子中是均匀分布的 |
| C.原子中存在着带负电的电子 |
| D.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