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
|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
对实验现象的认真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科学本质。
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关于物质组成成分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将某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说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
| B.将白色硫酸铜粉末露置在空气中变蓝色,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 |
| C.将氯化钡溶液滴加到某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 |
| D.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
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 |
| 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 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 |
| 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
2011年5月初,我市某县一副长酒后驾车将受到法律追究。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 4CrO3 + 6H2SO4 =" 2X" + 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化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 A.Cr2O3 | B.CrSO3 | C.Cr2(SO4)3 | D.Cr2S3 |
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X的化学式为
| A.C2H5OH | B.H 2O2 | C.C2H4 | D.H 2 |
将一定量的苯(C6H6)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 物质 |
苯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X |
| 反应前质量/g |
3.9 |
9.6 |
0 |
0 |
0 |
| 反应后质量/g |
0 |
0 |
6.6 |
2.7 |
m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13.5 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C.物质X能在氧气中燃烧 D.物质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