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统计,自武昌起义至1913年底,国内新成立的公开团体有682个,其中政治类团体312个,主要集中在京、津、沪、宁、穗等地,而京、沪两地又占1/2以上。出现上述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末“新政”的推行
B.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D.《临时约法》规定了民主权利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人把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治派别概括为“主保中国,次保大清”、“主保大清,次保中国”、“只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三个派别依次是()

A.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 B.维新派,顽固派,革命派
C.保皇派,革命派,维新派 D.洋务派,革命派,保皇派

有人将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比喻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三只兔子闹中华”形象地描述了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巨大作用。下列关于三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
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C.十月革命后,三人成为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D.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近代中国的时势不可能给民主观念人物提供培育某种观念所需要的足够时间与理想的心境。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他们的铁肩不仅要担道义,更要担救亡。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胡适、毛泽东等。由此可见近代中国民主思想()

A.大都与中国国情不符
B.具有强烈的爱国色彩
C.引入的国家相对单一
D.受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大

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
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恩格斯在论及某场战争时说:“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恩格斯所说的“这次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C.为中国思考制度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
D.极大地削弱了清政府的统治合法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