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化学活动周中,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在《培养中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将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甲图)改进为新的实验装置(如乙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相对于原装置,以下评价不恰当的是

甲 乙
| A.反应容器体积小,药品消耗少 |
| B.装置简洁,减少了甲图装置中导管引起的误差 |
| C.红磷的量多少对实验的结果无影响 |
| D.容器内径相等,易准确推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
在所有的酸和所有的碱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 A.O | B.H | C.Na | D.Cl |
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一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无色气体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②燃烧后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浓硫酸装置,装置的质量增加10.8g
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NaOH溶液的装置,
④装置的质量增加13.2g.
| A.该气体一定含有H2、CO、CH4 | B.该气体可能只含H2和CH4 |
| C.该气体可能只含CO和CH4 | D.该气体可能只含CH4 |
现有2mol的甲烷(CH4)在3.4mol氧气中燃烧,恰好完全反应.燃烧后的产物中既有CO2也有CO,则CO2和CO总的物质的量是()
| A.3.2mol | B.2mol | C.2.5mol | D.0到1.7mol之间 |
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 B.乙是一氧化碳 |
| C.丙是一氧化碳 | D.丙是二氧化碳 |
“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反应,能用如图所示的是()
| A.2H2+O2=2H2O | B.2CO+O2=2CO2 |
| C.N2+3H2=2NH3 | D.H2+Cl2="2HC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