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下面书籍内容与这一评论相符的是:( )
A.《红楼梦》 | B.《聊斋志异》 | C.《儒林外史》 | D.《三国演义》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
“我天朝君临万国,尽有不测神威,然不忍不教而诛。故特明宣定例。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懔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清帝国国力强大,成为世界霸主 |
B.清政府对他国具有立法权、执法权 |
C.依法剥夺洋商在华贸易与居住权 |
D.严格区分鸦片走私与中英正当贸易 |
莱布尼茨说:“中国人缺乏心智的伟大之光,对证明的艺术一无所知,而满足于靠经验而获得的数学,如同我们的工匠所掌握的那种数学。”他认为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
①缺乏数理逻辑推理②不重实用③不注重科学分析④注重经验总结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明朝出现《本草纲目》《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科技著作,这说明( )
A.统治者思想开化,文化专制减弱 |
B.中国传统科技走到终点 |
C.中国传统科技失去创新精神 |
D.中国传统科技仍处在世界领先地位 |
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这反映出近代外文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
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
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 |
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