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有关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表述正确的是( )
| A.1980年,《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 B.1982年宪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
| C.1997年,中共十六大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历史任务 |
| D.1999年九届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
| C.科举制和郡县制 |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
“汉高祖(刘邦)……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 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到文帝、景帝时诸侯王反叛中央,发生了“七国之乱“,为此,汉武帝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设“中朝” | B.置枢密院 |
| C.推恩令 | D.郡国并行制 |
“存在了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是一把双刃剑,它并非是一堆腐朽的垃圾,仅以批判两字所能了结。它是精华与糟粕并存,积极与消极同在。”文中评价皇帝制度的史学方法是
| A.史料解读法 | B.发展的方法 |
| C.比较的方法 | D.全面辩证的方法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 A.夏朝 | B.西周 | C.秦朝 | D.唐朝 |
春秋时期,秦国有“伐邦、冀戎,初县之”、“初县杜、郑”;晋国有“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等资料。这说明
| A.分封制的衰落 |
| B.郡的地位远远高于县 |
| C.郡和县的设置在各国推广 |
| D.郡县设置与秦统一六国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