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测定叶片光合作用强度装置示意图(通过该测定仪的CO2量可忽略不计),叶室为透明玻璃制成。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将装置放在暗处,因植物未进行光合作用,故叶片内只有线粒体产生[H] |
| B.给植物浇H218O,将该装置放在较弱光照条件下一段时间,能够在气泵处检测到C18O2 |
| C.该叶片在暗处1小时CO2释放量为P,置于一定光照条件下1小时,测得CO2减少量为Q,则此条件下叶片1小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为P+Q |
| D.装置放在较强光照条件下,叶绿体中ADP从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方向移动 |
核酸是生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大分子有机物,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中所含元素种类与磷脂中所含元素种类一致 |
| B.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4种核苷酸 |
| C.发菜的性状都是由拟核的DNA控制的 |
| D.mRNA中含有多个密码子,而tRNA中只含有一个反密码子 |
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的物质基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染色体中含有的五碳糖都是核糖 |
| B.mRNA是翻译的模板,DNA是复制和转录的模板 |
| C.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酶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 |
|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
恩格斯曾经把“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进化论”并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下列不属于细胞学说创立意义的是
| A.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 |
| B.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
| C.为达尔文的进化论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 |
| D.证明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之间存在着统一性和差异性 |
有关病毒的起源及与细胞的关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理论是:生物大分子→细胞→病毒。下列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细胞产生之后”的观点的是
|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离开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
| B.有些病毒的核酸与哺乳动物细胞DNA的某些片段的碱基序列十分相似 |
| C.病毒的化学组成成分简单,只有核酸和蛋白质两类分子 |
| D.病毒是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生物 |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B. 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C.用于基因工程获得黏性末端 D.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