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回答下列Ⅰ、Ⅱ小题。
I.(1)海洋中的藻类植物,习惯上依其颜色分为绿藻、褐藻和红藻,它们在海水中的垂直分布依次是 浅、中、深,这与光能的捕获有关,不同颜色的藻类吸收不同波长的光,藻类本身的颜色是它们           的光,到达深水层的光线主要是              (红橙光/蓝紫光)。
(2)某兴趣小组发现沙尘天气影响番茄生长,分析认为:首先,沙尘天气直接影响叶绿体中的         (产物)产生,其次沙尘堵塞番茄叶气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的          反应阶段。
(3)为了探究长期沙尘天气环境下,番茄如何增强其适应能力,兴趣小组将等量的生长状况良好的番茄植株分别置于正常天气和人造沙尘天气,(水分、光照强度、温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密闭环境中培养,过了一段时间,观察到沙尘环境下番茄植株叶片的颜色呈墨绿色(比正常天气下的叶片颜色深),你认为番茄通过           来增强对沙尘天气的适应能力,用            法分离两种环境中叶片的光合色素,通过比较两条滤纸条               来证明你的观点。
II(4)兴趣小组进一步在实验室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测定不同温度对番茄叶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2,据图分析,番茄最适生长温度是            ℃左右,在此温度下,每lm2叶面积上每分钟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是            μmol。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请据图回答:

(1)若A、B是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之前应用_______处理,除去_______;A、B到细胞C的过程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
(2)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3)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动物胚胎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然后用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不同于植物细胞的手段是_______ 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___。
(4)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___种,用来培养的D的细胞应该是____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人胰岛素的操作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能否利用人的皮肤细胞来完成①过程?,为什么?

(2)过程②、③必需的酶分别是
(3) 在利用AB获得C的过程中,必须用___切割A和B,使它们产生相同的_,再加入,才可形成C。
(4) 为使过程⑧更易进行,可用(药剂)处理D等。
(5)图中的D是基因工程中的__细胞,能作这种细胞的有等。

下图为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大致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需要的酶有,图中A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和复制原点。
(2)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T—DNA具有的特点。图中②过程的方法称为
(3)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检测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4)图中③过程常采用的生物技术是,此技术首先需通过细胞的过程,培养出,然后经再分化形成小植株,其原理是
(5)图中③过程培育到,将其包上人工种皮,可制成人工种子。

生物乙醇是以生物为原料生产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秸秆)生产乙醇,其技术流程为:纤维素酶解→酵母发酵→蒸馏→成品。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让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1)最好选择怎样的环境采集土样?
(2)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g、NaNO3 1g、Na2HPO4•7H2O 1.2g、KHPO4 0.9g、MgSO4·7H2O 0.5g、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
(3)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4)纤维素分解菌培养液中的纤维素酶产量如何呢?在生产中需要定量检测,请提出定量检测纤维素酶含量的实验思路。____

回答下列有关遗传的相关问题。
在一批野生正常翅(h)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恢复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因为基因H又突变为h;二是由于体内另一对基因RR突变为rr从而抑制H基因的表达(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其中RR、Rr基因组合不影响H、h基因的表达。只有出现rr基因组合时才会抑制H基因的表达)。因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因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根据资料分析回答:
(1)表现正常翅果蝇(包括真、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以及hhRr、hhrr。
(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的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是HHrr,还是hhRR,请完成以下简单的实验方案。
①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表现。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若____,则为HHrr:若____,则为hhRR。
(3)若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这批果蝇属于假回复体(HHrr),请利用这些果蝇及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以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①实验步骤:让这些果蝇与纯合野生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得F1,让F1果蝇雌雄个体自由交
配得F2,观察F2果蝇的性状表现并统计其性状分离比。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若,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向对的染色体上;若____,
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