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的形成。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核糖体 | B.内质网 | C.高尔基体 | D.溶酶体 |
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 | B.32、8、32、64 | C.16、8、32、32 | D.16、0、32、32 |
与有丝分裂比较,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A.间期染色体复制 | B.中间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
C.着丝点分裂后一条染色单体变成两条染色体 | D.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 |
下列符号代表精子的染色体,A和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类推,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是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为测定组织细胞中是否有葡萄糖存在,常用的试剂是 ( )
A.苏丹Ⅲ染液 | B.碘液 | C.班氏试剂 | D.龙胆紫染液 |
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是 ( )
A.葡萄糖 | B.糖元 | C.核糖 | D.纤维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