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废寝忘食;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这些人后来成为大思想家与他们从小善于思考不无关系。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 |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C.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 |
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
尽管我们可以将中国的律诗、日本的俳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十四行诗翻译成其他民族的文字,但是无论是在意义还是在韵味方面都会与原作存在着很大差别。这说明()
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
B.文化是民族的,但更是世界的 |
C.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
D.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
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他()
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
③体现了先进文化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
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互联网有点杂草难免,但不能有毒草。”对这句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A.网络文化都是我们所倡导的先进的健康有益的大众文化 |
B.应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
C.应借鉴外来文化,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
D.应倡导经典文化,抵制和拒绝流行文化 |
近千年来,我国年画由于题材狭窄、工艺落后、节令性强,因此仅能一息尚存,始终不能兴盛为一大产业。由此可见()
A.文化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发展 |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
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D.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
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晚会成了中国人必不可少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们,对春节晚会的评价也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存在有明()
①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②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③国家必须对流行的文化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