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该实验中除了图中提供的器材外,还需要 。
(2)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该物质的熔点是 ℃;熔化持续的时间约为 。
(1)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长度的情形,该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cm;
|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A.与物体间压力大小有关 |
B.与物体运动速度有关 |
C.与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
D.与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
实验中有一较长的水平桌面、一个带钩的长方体木块和一支弹簧测力计可供使用。
次数 |
木块运动的快慢 |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N |
1 |
较快 |
1.8 |
2 |
慢 |
1.8 |
3 |
较慢 |
1.8 |
(1)小方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桌面上做 运动,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上表所示,表中数据可以探究猜想________(填序号),可得到的结论是 。
(2)若实验中再提供一块长毛巾,利用上述器材还可以探究猜想_________(填序号),通过实验发现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块木块,在长毛巾上滑行时,示数比在桌面上滑行时示数大,由此可得出结论:
。
(3)该实验中采用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 法。
小英同学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1)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至称量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若发现指针的偏转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应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右”或“左”),直至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2)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上图(乙)所示,小矿石的质量m= g;用量筒测量小矿石的体积如上图(丙)所示,小矿石的体积V= ㎝3;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3)实验中,由于小英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碎了,但实验室里已没有量筒了,她想再测另一块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老师就给她增加了一个烧杯,她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法:
①先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的游码如图4所示。
②如图5所示,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③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④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⑤先计算出小石块的体积,再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g/cm3。
⑥采用这种方法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
(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①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要调整三者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
②当蜡烛距凸透镜的位置如乙图所示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乙图所示中的________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除实验装置图中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 仪器.
(2)该实验主要观察和比较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 、 水中气泡发生的变化.
(3)若在水的沸腾过程中撤去酒精灯,沸腾现象 停止(选填“会”或“不会”),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沸腾后,形成的气泡从杯底上升过程中,逐渐变 (选“大”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