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
如图所示,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则两只杯子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应该是( )
A.p甲>p乙 |
B.p乙>p甲 |
C.p甲=p乙 |
D.无法判断 |
如图所示,在试管从倾斜放置到竖直放置的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变大 |
B.不变 |
C.变小 |
D.无法确定 |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均有水流出,说明水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
B.只拔掉b、c的孔塞时,观察到两孔水的射程相同,说明同一深度,水的压强相等 |
C.只拔掉a、c的孔塞时,观察到c孔比a孔水的射程远,说明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
D.只拔掉d的孔塞时,观察到有水流出,说明水对容器底有压强 |
如图所示,容器内a、b、c、d四处所受液体压强相比较( )
A.pd=pc>pb>pa |
B.pd>pc>pb>pa |
C.pd>pb>pc=pa |
D.pd=pc=pb>pa |
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该实验现象说明了决定水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
A.水的密度 |
B.水的深度 |
C.水的体积 |
D.水的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