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同学用带刻度尺的长木板和木块组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显示的是她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她想通过测量各阶段的平均速度从而找出小车的运动规律。
(1)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
(2)为了测出平均速度,除了刻度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3)补充完成实验表格。
(4)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从斜面顶端向下运动的小车做 运动。
某兴趣小组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1)提出问题
烈日炎炎的夏季,白天海滩上的沙子热得烫脚,但海水却非常凉爽;傍晚太阳西落,沙子很快凉了下来,但海水却仍然暖暖的。同样的日照条件,为什么不同物质的温度不一样呢?
(2)设计实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除了图中所给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或量筒)和 。
②本实验的主要探究方法是 法和转换法。
(3)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其中存在错误的是
A.在两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温度计测量这两种液体的初温,发现温度计示数相同
C.把两个试管同时放入同一烧杯中加热(如图所示),且加热相同的时间
D.用温度计测出两种液体的末温,发现两温度计的示数不相同
(4)数据分析
改正错误后,下图是该兴趣小组绘制的"吸收热量-时间"和"温度-时间"图象,能正确描述这两种液体真实情况的图象是
(5)拓展应用
已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煤油的沸点分别为100℃、90℃。如图所示,如果烧杯中的水已沸腾,则两试管中液体的沸腾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水、煤油都沸腾 |
B. |
水、煤油都不沸腾 |
C. |
水沸腾,煤油不沸腾 |
D. |
水不沸腾,煤油沸腾 |
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包括弹簧测力计以及 。
试验次数 |
被测物体 |
物体质量m(kg) |
重力G(N) |
比值G/m(N/kg) |
1 |
物体1 |
0.1 |
0.99 |
9.9 |
2 |
物体2 |
0.4 |
3.88 |
9.7 |
3 |
物体3 |
0.5 |
|
|
(2)第3次实验"物体3"的重力如图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表格中第3次实验的有关数据。
(3)根据上面实验结果可知;同一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 N/kg。
(4)月球对它表面附近的物体也有引力,这个引力是地球对地面附近同一物体引力的 。若一个连同随身装备共90kg的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根据上面实验结果,月球对他的引力是 N。
(5)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物理组小组做"探究小灯泡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电源电压为 。
序号 |
电压 |
电流 |
1 |
1.00 |
0.17 |
2 |
2.00 |
0.25 |
3 |
0.28 |
|
4 |
3.00 |
0.30 |
(1)他们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而电压表示数接近 。取下灯泡,两表的示数仍然不变,出现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
(3)故障排除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小灯泡亮度较暗,要让小灯泡亮度增大,应把滑片 向 (选填"左"或"右" 适当移动。
(4)他们测出的小灯泡电流 与电压 变化的情况如上表所示,第3次实验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电压为 ;功率为 。
(5)他们根据上表数据想测出小灯泡的电阻。为了减小误差,他们把四次测量所得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值,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理由是: 。
某物理小组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实验时,想知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与哪些因素有关,他们选取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且水不溢出),如图所示,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 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 ,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中实验序号 所示。
液体分类 |
水 |
未知液体 |
||||||||
实验序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0.6 |
0.8 |
1.0 |
1.2 |
1.4 |
0.6 |
0.8 |
1.0 |
1.2 |
1.4 |
△ (帕 |
294 |
392 |
490 |
490 |
490 |
294 |
392 |
490 |
539 |
539 |
△ (帕 |
294 |
392 |
490 |
588 |
686 |
294 |
392 |
490 |
588 |
686 |
(1)本实验设计所用到的实验方法是下列中的 。
A. |
控制变量法 |
B. |
转换法 |
C. |
等效替代法 |
D. |
理想模型法 |
(2)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当 (选填" "、" "、" "、" "、" " 时,△ △ 。
(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 与 (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无关" 。
(4)他们仅改变液体种类,利用上述实验器材重复了实验,得到数据如表中实验序号 所示。据此可知该液体的密度 。
攀枝花红格脐橙汁多味甜,声名远播。小军设计如下实验测量橙瓣的密度。
(1)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然后将一个橙瓣放入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加入砝码,发现指针稍微偏向分度盘左侧,他可以调节 (选填"游码"或"平衡螺母" ,使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橙瓣质量为 。
(2)他将该橙瓣放入装有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则该橙瓣的密度为 。
(3)他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觉得测体积误差太大。他设计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A. |
换量程更大的量筒测量 |
B. |
测多个橙瓣的总质量和总体积 |
C. |
换分度值更大的量筒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