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中期,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国革命有如下的评价:“孙中山及国民党‘希望在外国人眼里以一个与义和团运动毫无共同之处的、有声望的民主主义政党的姿态出现。’”这一评价主要是基于( )
A.孙中山不反对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思想 |
B.旧三民主义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
C.辛亥革命由于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而失败 |
D.孙中山希望通过实行政党政治来改造中国 |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曾承认“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你估计他的这一结论来自哪一历史事件的感悟:( )
A.三元里人民抗英 | B.太平天国运动 |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义和团运动 |
台湾诗人丘逢甲的《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应指( )
A.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旅顺大屠杀 | B.三国干涉还辽事件 |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甲午海战中国失败被迫签约 |
1901年本应是一个迎接新世纪的喜庆年,却是中国人民极为黑暗痛苦的一年,因为这一年( )
A.列强打开了中国大门,开始侵略中国 |
B.八国联军开始侵华,中国人民开始经历一场劫难 |
C.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 |
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 |
下列关于《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哪一项规定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 )
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
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
A.邓世昌的部队 | B.义和团 |
C.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 D.李宗仁的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