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华和小明一起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小华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小明认为也可以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选填“右”或“左”),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他们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
(2)在杠杆的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乙所示,并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次数 |
F1/N |
l1/cm |
F2/N |
l2/cm |
1 |
1 |
10 |
2 |
5 |
2 |
2 |
10 |
1 |
20 |
3 |
2 |
15 |
3 |
10 |
实验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 ;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
(3)小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 。
(4)小明将图乙中杠杆两侧的钩码各增加一个,杠杆会 (选填“右侧下降”或“左侧下降”)。
(5)若小华只将图乙中的杠杆左侧的两个钩码取下,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侧钩码
(说出钩码移动的方向及格数)。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收集的实验数据。
弹力/N |
0 |
0.5 |
1.0 |
1.5 |
2.0 |
2.5 |
弹簧总长度/cm |
6.0 |
7.5 |
9.0 |
10.5 |
12.0 |
13.5 |
弹簧伸长量/cm |
0 |
1.5 |
3.0 |
4.5 |
(1)帮助该同学补充填写上表的空白。
(2)根据表中数据描点,在右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
(3)分析实验数据或从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图,你可得到的结论:
。
(4)此实验结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是:。说明弹簧测力计上相邻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什么总是相等的?。
材料阅读题
无砟(zhǎ)轨道的高速列车
无砟轨道的路基不用碎石,铁轨和轨枕直接铺在混凝土上。这可减少维护、降低粉尘等。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时速可达350千米。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枕木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
(1)列车设计为子弹头型,目的是:。
(2)列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列车的动力所受阻力(填“>”、“<”或“=”)。
(3)传统的铁路轨道枕木的作用是。
(4)下表是京沪高铁某车次列车运行时刻表,根据表中信息,该车次列车从北京到达上海所用的时间是h min,它的平均速度是千米/小时?
车次 |
列车类型 |
出发站 |
发车时间 |
目的站 |
到达时间 |
距离 |
G1(北京南— 上海虹桥) |
高速动车 |
北京 |
09:00 |
上海 |
13:48 |
1318公里 |
有下列所示实验器材:两张白纸、细线、锥子、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小石块、橡皮泥,请利用其中一种或多种器材,分别完成一个指定实验并另外设计一个力学实验。根据示例的要求,将表格中的空白填写完整。
选用的器材 |
实验内容 |
操作方法 |
发生现象 |
示例:锥子、橡皮泥 |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
分别用锥子的两端用相同的力压橡皮泥 |
用锥子尖压橡皮泥时,凹陷明显 |
小石块、一张白纸 |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
||
张扬在某实验中的主要操作步骤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图所示: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_N,石块排开水所受的重力G排=__________N。
(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 ______。
(3)该石块的密度ρ石= __________kg/m3
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可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