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
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
A.没收官僚资本抗美援朝公私合营 |
B.一边倒人民公社八字方针 |
C.一五计划和平共处全面整顿 |
D.工业化求同存异改社建乡 |
读“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图示中三次发展高潮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中国社会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
B.帝国主义经济势力的侵略加剧 |
C.中国政府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
D.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
下图是关于近代以来中国自然经济、洋务经济、官僚资本、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发展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其中表示民族资本的曲线()
A.是① |
B.是② |
C.是③ |
D.是④ |
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庚申之变”后2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
①合身适体的旗袍成为了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
②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③在学习西方问题上,一些有识之士突破了“器物”的限制
④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②③ |
19世纪30年代松江棉布大量行销欧洲,英国绅士风行以中国杭纺做衬衫,以天然棕色的松江紫花棉布做裤子。紫花布以南京为集散地,外商称它为南京布。上述材料反映当时()
A.南京是政府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 |
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尚有竞争优势 |
C.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缓慢 |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