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对这次会议,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 |
B.它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与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 |
C.我国的改革开放从此揭开序幕 |
D.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出现了两年“徘徊”期 |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③④ |
有人认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以下对20世纪不同历史阶段,美国“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政策表述错误的是
A.30年代——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 | B.50年代——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C.70年代——交替紧缩财政和赤字财政 | D.90年代——宏观调控和微观自主 |
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 |
有学者说:“俄国革命(十月革命)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它是欧洲国家,然而它又超出欧洲之外,甚至与欧洲对立。”下列史实能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有
①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②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阵线
③革命指导了世界民族解放运动④革命第一次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对美国的体制称赞不已,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托克维尔称赞的体制是
A.邦联制 | B.联邦制 | C.中央集权制 | D.三权分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