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让企图离间中苏关系的杜鲁门大失所望。然而,对杜鲁门来说,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事情,最糟糕的事情是毛泽东决定消除美国在华的全部势力。中国这一举措(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 B.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
C.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僵局 | D.巩固了新中国的主权地位 |
1919年6月,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在巴黎凡尔赛宫签订。之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签订了和约。《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成了所谓的“凡尔赛体系”。该 体系使
①欧洲的奥匈帝国解体②中东的土耳其帝国的领土扩大
③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④日本的发展受到压制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19世纪20年代促进法国资本家“求富”的因素有
①与英国邻近,便于吸收先进技术②原有工场手工业比较发达
③大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 ④小农经济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 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②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
③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需要 ④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00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的份额不足1%,而今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已经提高到8%以上,中国成为世界第三的制造业大国。中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包括()
①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牺牲了农民的部分利益④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遏制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一位学者写道:“留在人们记忆里、口碑里的,每逢校庆就会被着意描述的‘蔡元培时代的北大’,早已是北大人的一个美丽的梦。”今天人们怀念“蔡元培时代的北大”,其原因有
①当时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 ②是《新青年》最早的创办地点
③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 ④是发布“尊孔”号召的基地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