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中学计划开展地理野外考察地点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A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米.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_米;A地在D地的____________ 方向。
(3)师生寻找一处地点开展攀岩活动,最佳的选择地点是____________ (填字母),该地形部位是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发现:小溪的流向大致是自 _____________向 ______________。
(5)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 ________千米。
读“地球上五带分布示意图”回答:(每空格1分,共10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气候带名称:
A.________带 B.________带 C.________带 [来(2)_________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_________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3)A、B、C、D、E 中有四季变化__地;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地,这里阳光斜射得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终日不出、气候终年寒冷。
(4)C带的气候有很多类型,但它们气候都有共同点,都是终年。
(5)C与B的分界线是;D与E的分界线是。
读经纬网地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格1分,12分)
(1) A地纬度是,经度是;
(2) C地所处的经线是度经线,这条经线又被称为;向东为东经,用字母“”来表示;
(3) B地在A地的方向,B地在C地的方向;
(4)D点在东西半球的半球,D所在的纬线又是半球的分界线;位于低纬度有阳光直射的点有;
(5)B地所处的纬度属于高中低纬度的纬;随着地球自转一周,A,B两地经过距离较长的是地。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经纬度是()
A. 东经110度、北纬30度
B.东经110度、南纬30度
C.西经110度、北纬30度
D.西经110度、南纬30度
(2)右图中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
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F字母代表的山脉的名称。E、F
(2)由图中看出,板块运动主要有哪两种形式和
(3)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F山脉是如何形成的:。
(4)B大洲的地形特点是:地势,地形以为主。
(5)①大洲与B大洲的分界是,它是沟通洋和洋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6)该图中有一个重要的地震带,这里多地震的原因是。
(7)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l)图上最高处的海拔在米以上。最低处的海拔在米以下。
(2)写出A B两部位地形的名称:A B
(3)图上a、b两条虚线中,可能有河流的是,原因是,河流的流向大约是向流。(写方向)
(4)判断B处大约在山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