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是渭河的支流,渭河流经关中平原,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浊泾清渭何当分”(引自杜甫《秋雨叹》)是成语“泾渭分明”的雏形。据记载,历史上泾、渭两河的清浊变化有六次反复。下图示意泾河与渭河位置。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引起泾、渭两河清浊变化反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的变化 | B.地形的变化 |
C.植被的变化 | D.水量的变化 |
1月份两河的清浊状况是( )
A.泾清渭浊 | B.泾浊渭清 |
C.泾渭俱清 | D.泾渭俱浊 |
为实现长久的“泾清渭清”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封山育林 ②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③修筑梯田 ④疏峻河道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若现实中测量到学校小广场为长300 m,宽为220 m的长方形,要将此广场用1∶1 000的比例尺输出,则最合适的纸张是()
A.A4纸(29.7 cm×21 cm) | B.A4纸(36.4 cm×25.7 cm) |
C.A3纸(42 cm×29.7 cm) | D.A3纸(51.5 cm×36.4 cm) |
当地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海域发生日本有观测史以来(同时也是世界观测史)震级最高的地震──里氏9级地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地震震源位为于北京的()
A.东北 | B.东南 |
C.正东 | D.西南 |
中国援助的救灾物资由北京运往地震灾区,其最短航线的航向是()
A.飞向正东 | B.飞向东南 |
C.飞向东北 | 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
读图,数字表示城市,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A.石油主产区 | B.重要城市带 |
C.主要工业区 | D.主要森林带 |
图中城市()
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 | B.正午太阳高度③>④ |
C.⑤在①的东南方向 | D.多位于中纬度地区 |
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从X地到P地沿最短路径需经过()
A.东半球 | B.西半球 |
C.东、西两半球 | D.南、北两半球 |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小题:图示地区山谷的基本走向为()
A.东北—西南向 | B.东西向 |
C.西北—东南向 | D.南北向 |
图示地区最高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A.上、下部均陡峭 |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
C.上、下部均平缓 |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