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1年1月7-8日,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明确“十二五”时期工作重点之一是坚守红线(指18亿亩耕地红线)。目前我国耕地面积约18.26亿亩,保护耕地的压力很大。读我国耕地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耕地集中分布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自然条件为
①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
②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台较好
③气温较高,光照充足
④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地势平坦
⑤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小,下列有关保护耕地资源的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大力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减小灾毁耕地的数量
B.注意培肥等,提高耕地质量,防治土地退化
C.大规模开垦荒地
D.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间作、套种),提高粮食单产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同治理度下小流域正态整体模型试验,是能在短期内检验实验小流域内各种水保规划合理性与否的方法。经对模型试脸结果的统计,绘制出如下图。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植被覆盖率对河流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被覆盖率与径流产生量呈正相关
B.植被覆盖率与泥沙产生量呈负相关
C.植被覆盖率提高20%,泥沙产生量相应减少20%
D.植被覆盖率大于60%时,对径流产生量影响最小

根据材料判断,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模拟实验中降水量太少
B.显示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是降水、地形
C.考虑综合效益,最佳减沙减流效益的植被覆盖率是40%-60%
D.生物措施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量的40.5%,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了“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的“疆电外送”成为“疆煤东运”的破题之举。完成以下问题。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疆煤东运”的地理背景是
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②新疆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煤炭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③东部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相对不足④中东部煤炭资源已枯竭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与“疆煤东运”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地区的特有影响是

A.缓解能源紧张 B.减轻环境污染
C.促进东部经济发展 D.加剧交通压力

哈尼梯田(如图)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哈尼人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的农耕活动,主要是为了

A.调节当地气候 B.蓄水保土增肥力
C.提高复种指数 D.美化自然环境

该区域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对土地资源过度开发,最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能源短缺
C.土地荒漠化 D.大气污染

2014年世界气候大会于11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中国在会议上继续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是

A.持续性、阶段性、公平性 B.共同性、公平性、阶段性
C.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 D.共同性、阶段性、持续性

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循环经济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读“我国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对图中循环经济的理解,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
B.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废弃物零排放,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在农业中推行循环经济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并增加就业机会

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④促进地区农业专业化生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