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某种植物幼茎等长切段若干(无芽和无叶)均分为四组,a 组浸泡在蒸馏水中,其他三组分别浸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其中有高浓度、低浓度和最适浓度),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各组切段的平均长度,实验重复两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的幼茎切段应浸泡在蒸馏水中以消除茎内原有激素对实验的影响 |
| B.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浓度的生长素均能促进切段的生长 |
| C.d 组切段伸长最多,说明d 组使用了最适浓度的生长素溶液 |
| D.b 组切段伸长最少,说明b 组使用了高浓度生长素溶液 |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老年人体内仍然存在着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
| B.分化后的不同组织细胞其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 |
| C.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多细胞生物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
|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
某植物茎的高度受两对基因的控制,若AABB高10cm,aabb高4cm,每一显性基因使植物增高1.5cm,今有AaBb×AaBb,其后代高7cm的约占()
| A.1/2 | B.1/4 | C.1/8 | D.3/8 |
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1、2、3、4代表染色体,a、a′、b、b′代表染色单体。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则
| A.该细胞中有四分体4个、DNA分子8个 |
| B.如果a上有E基因,a′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E或e |
| C.由于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此细胞分裂完成将得到四种子细胞 |
| D.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分裂后a与b不能共存于同一个子细胞 |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假说的是()
| A.F1代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
| B.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
| C.F2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
| D.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
采用黑—白瓶(不透光—可透光瓶)法测定池塘群落各深度日代谢的
平均氧浓度变化,结果如下表,请据表分析,该池塘一昼夜生产氧气
和消耗氧气量各为多少g.m-2
| 深度] |
瓶中O2的变化(g.m-2) |
|
| 白瓶 |
黑瓶 |
|
| 1m |
+3 |
-1 |
| 2m |
+2 |
-1 |
| 3m |
0 |
-1 |
| 4m |
-1 |
-1 |
| 水底 |
-3 |
-3 |
A.5;7 B、8;7 C.8;11 D.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