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①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②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中雪兔和狼之间明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 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对植物增加消耗的能量是________kJ。
(3)图②中C代表的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_______
(4)下图是某地一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_(×103 J),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传递的效率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甲表示某种高等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在繁殖和个体发育过程中核DNA数目的变化,图乙表示该种动物体内细胞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核DNA、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化,图丙表示某一动物个体体内细胞处于若干特定细胞分裂时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图甲中,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数目变化的是段(用图中的标号填空)。 gh段细胞的主要特点是。从染色体角度看,hi段与cd段中对应的时期相比,相同点是,不同点是。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段(用图中的标号填空),减半的原因是
⑵图乙中的柱形A、B、C分别表示细胞进行分裂的各阶段细胞中
的数目变化。
⑶根据图丙中的图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是,图④所示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Ⅰ、完成光合作用过程图的相关问题:

图中标号Ⅰ、Ⅱ所代表的生命活动名称分别是,标号A、B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Ⅱ、为探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
⑵据图分析O2浓度对大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科研人员计划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以进一步探究较低和较高氧气浓度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材料用具:玉米幼苗多株、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含植物生长的全部必需无机盐离子)、适宜浓度的NaHCO3溶液(维持CO2含量在大气水平)、培养装置、照明灯、O2发生器等。
实验步骤:
一、组装3套培养装置,编号为甲、乙、丙。培养装置除了规格上大小相同且满足实验需要、既要确保装置的密封性同时又便于添加物质和取样分析外,还应该满足条件以确保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二、向甲、乙、丙中分别加入适量且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和NaHCO3溶液,振荡摇匀,各放入等量多株生长良好且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
三、向装置甲、乙中分别充入相同体积的4%O2和50%O2,丙组作为对照。
四、在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五、记录并比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结果与结论:(略)。
请补充完成实验步骤。
步骤一、
步骤三、
步骤四、

下图示酵母菌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的细胞呼吸过程,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字母A、B、C、D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⑵写出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⑶为了检验物质D的产生,所采用的试剂及现象分别是

资料显示,近10年来,PCR技术(DNA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下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请据图回答: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
通过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生化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2)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5代时,含15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3)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用PCR技术扩增他血液中的()

A.白细胞DNA B.病毒蛋白质 C.血浆蛋白 D.病毒核酸

已知甲、乙、丙三种病毒,它们的遗传信息的遗传方式分别用下图表示:

(1)对三种类型的病毒分别举例:甲、乙、丙依次是__ ___。
(供选答案:A. HIV病毒B. 噬菌体C. 烟草花叶病毒)
(2)图中1、8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__过程,7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过程,3、10表示遗传信息的_____过程,此过程所必需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