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
细胞质基质 A B |
线粒体 C D |
酵母菌 E F |
葡萄糖 |
- + |
- + |
+ + |
丙酮酸 |
+ - |
+ - |
- - |
氧气 |
+ - |
+ - |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 ,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 ,根据试管 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的实验中,鉴定CO2、酒精相关的试剂及颜色变化分别是( )
A.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橙黄色 澄清石灰水——白色
B.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蓝色 澄清石灰水——白色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黄色 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灰绿色
D.重铬酸钾溶液和浓硫酸——灰绿色 溴麝香草酚蓝溶液——黄色
(3)下图是探究酵母菌进行呼吸方式类型的装置,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则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二中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
A.含有14N的DNA占7/8 |
B.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40个 |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
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个DNA分子通常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 |
B.DNA分子彻底水解后产生的碱基、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 |
C.A![]() |
D.DNA分子由两条单链反向平行排列构成 |
下列说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 )
名称 |
五碳糖种类 |
碱![]() |
核苷酸种类 |
|
A |
噬菌体 |
2 |
5 |
5 |
B |
硝化细菌 |
2 |
5 |
8 |
C |
酵母菌 |
2 |
5 |
8 |
D |
人 |
2 |
5 |
8 |
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材料选择鸡血细胞液,而不能是猪血细胞液,因为后者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 |
B.利用DNA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对DNA进行粗提取 |
C.利用DNA不溶于酒精,某些物质易溶于酒精的原理,从而提取较纯净的DNA |
D.将提取的丝状物在常温下与二苯胺混合后呈蓝色,说明丝状物是DNA |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标记后的32P存在于噬菌体DNA分子的基本骨架中 |
B.标记后的35S存在于噬菌体氨基酸的R基中 |
C.可以用含32P和35S的培养液培养噬菌体使其具有放射性 |
D.用含3H的噬菌体侵染正常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释放出的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具有放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