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棉花并加入适量的清水,然后把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种子各15粒放在棉花上。实验过程与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装置 |
场所 |
温度 |
棉花状态 |
数日后的现象 |
| 甲 乙 丙 丁 |
日光 日光 黑暗 黑暗 |
23℃ 23℃ 23℃ 23℃ |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全部发芽 没有发芽 |
A、该实验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光照、温度和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温度和水分,因变量为种子是否萌发。
C、该实验选用胚具活性且大小相同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属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D、该实验的结论是:种子萌发只与光照和水分有关
下图为显微镜下洋葱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A基本不变 |
| B.若将该细胞置于20%蔗糖溶液中,B值将变小 |
|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的程度 |
| D.B/A值能表示液泡体积的变化 |
对下图所能表示的生物学意义(不考虑面积的大小),相关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若Ⅰ表示蛋白质的元素组成,Ⅱ表示核酸的元素组成,则b应包括四种元素 |
| B.若Ⅰ表示蔗糖,Ⅱ表示乳糖,则b可以表示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
| C.若Ⅰ表示RNA,Ⅱ表示DNA,则a、c中可能包含糖类和碱基 |
| D.若Ⅰ表示动物细胞,Ⅱ表示植物细胞,b不可能是中心体 |
如图表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若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向是Ⅱ→Ⅰ |
| B.b方式不需要能量,a方式可以表示葡萄糖的运输方式 |
| C.吞噬细胞吞噬抗原需要③参与,体现膜的选择透过性 |
| D.细胞间的识别与①有密切的关系 |
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若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调大通光孔 |
| B.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用斐林试剂来检测 |
| C.当渗透装置中长颈漏斗内液面不再升高时,漏斗内溶液浓度等于烧杯内溶液浓度 |
| D.取新鲜的菠菜绿叶的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是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理想材料 |
肉毒梭菌(厌氧性梭状芽孢杆菌)是致死性最高的病原体之一,肉毒梭菌的致病性在于其产生的肉毒类毒素,它是由两个亚单位(每个亚单位为一条链盘曲折叠而成)组成的一种生物大分子,下面是肉毒类毒素的局部结构简式,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肉毒类毒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 B.图中该片段由5种单体组成,有4个肽键 |
| C.一分子肉毒类毒素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
| D.高温可使肉毒类毒素失活的主要原理是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