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①②③三条线分别代表北半球夏半年某日①②③三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h为已知量,H1、H2为变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①②③三地的纬度依次为 、 、 。
(2)h的最大值为 ,H2的最小值为 。
(3)H1的值与h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 。
(4)该日,地球上出现极夜现象的范围是 。
(5) ②地位于③地的 方向。
(6)在此日,日出时三地影子的朝向分别为① 、② 、③________。
读“美国和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共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两个地区从农业地域类型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
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的不利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
美国东北地区的乳畜带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00年时该地区形成了5个城市,其城市的分布规律主要是沿________、沿________和沿________。
从城市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分析,其中C为________城市,D为________城市,E为________城市。
从交通条件分析,村镇A形成城市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村镇F没有形成城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20004年A、B、C、三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计算并完成下列问题。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________‰,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____国。
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 )
A.非洲 | B.亚洲 | C.欧洲 | D.北美洲 |
分析图甲可以看出,A国人口问题主要是________,采取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由①→②→③地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图示B地区在一年中≥10℃的日数多于A地区,但积温反而低于A地区,分析其原因。
在B地形区,降水的局部差异明显,简述造成该地降水局部差异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分析B区土地利用中最主要的不利因素。
近十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本区的交通建设投资,请说明其主要意义。